斯土斯民 值得我們認識的
台灣人與台灣事

陳璸-三百年前的〈祈雨文〉


原訂5月25日開講〈清官神明—康熙朝臺灣循吏陳璸與周鍾瑄「神格化」的歷史因素〉,因疫情嚴峻而延期。防疫期間,適逢梅雨鋒面降臨,旱象解除,想起為演講準備的陳璸〈媽祖宮求雨文〉,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,於是抽取講稿小部分內容,撰成此文,分享各位讀者。

 

  年初(2021)臺灣各地出現旱災,中南部多個水庫接近乾涸,究其原因,氣象專家將矛頭指向「反聖嬰現象」,政府祭出限水政令,百姓蓄水、農民停耕,洗車歇業,迎戰旱災。人們對災情束手無策之際,上至中央,下至各縣市長等紛紛參與各地宮廟祈雨法會,其中有誦讀及焚燒〈祈雨文〉儀式,透過這民間風俗信仰,將百姓所願,上送天廷。可惜各宮廟的〈祈雨文〉未經由網絡公開,民眾未能拜讀。


  隨後,臉書上有人分享日治時期豐原士紳張麗俊(1868-1941)於1929年3月20日撰寫的〈祈雨文〉見《水竹居主人日記》,引起各大媒體轉述報導,更有媒體言這是「臺灣首份祈雨文」。其實臺灣第一份漢文〈祈雨文〉,早在三百年前已經出現,是康熙年間臺廈道陳璸(1656-1718)所書。

 


陳璸神尊∕臺南北極殿
陳璸
媽祖宮求雨文《陳清端公文集》
乾隆乙酉(1765)冬鐫兼山堂刊本,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

 

  陳璸,字文煥,號眉川,廣東省雷州府海康縣人,進士出身,仕途生涯有九年是在臺灣,最終官拜福建巡撫。他一生清廉敬業,得康熙皇帝賞識,是清代赫赫有名的清官,卒於任內,追授禮部尚書,諡清端,入祭賢良祠,名垂青史,《大清國史大臣列傳》及《清史稿》有傳。


《大清國史大臣列傳》卷47〈陳璸列傳〉
〈清史館 陳璸傳稿〉
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


  康熙49年(1710),陳璸調陞臺廈道,治理臺灣一府三縣,廣興文教,苦民所苦,政聲卓著,深得百姓擁戴。據康熙51年(1712)《重修臺灣府志‧風土志‧氣候》的記載,臺灣氣候特色:「春頻旱,秋頻潦」,陳璸任職期間,發生大旱,為了解百姓之苦,他奔走於臺灣府城各宮廟,祈求神明降下甘霖,寫下極為感人的三篇〈祈雨文〉,收錄在《陳清端公文集》中。




陳璸〈上帝廟求雨文〉、〈臺邑求雨牒城隍文〉、〈媽祖宮求雨文〉
收錄於《陳清端公文集》

 

  細讀三篇〈祈雨文〉,行文誠懇,陳璸以地方父母官的身份,祈求神明,動之以情,說之以理,細數百姓渡海來臺之險,農民莊家無雨之苦,惟有仰仗神力,普降甘霖,才能耕種及時,得慶秋收。其中〈媽祖宮求雨文〉言簡意賅,文辭通暢易懂,使今人得窺三百年前清官陳璸的愛民情操,最後他似乎聲嘶力竭向媽祖呼求:「但得利民,凡百殃咎甘受,某身不悔」,令人動容,是一篇值得臺灣人細讀深思的好文章。


  陳璸離臺後,百姓感念其貢獻,塑像於臺南孔廟文昌閣,以志不朽。今天在臺南北極殿仍有一尊陳璸爺像,受人參拜,是否即文昌閣中的陳璸像,待考。
 


〈媽祖宮求雨文〉


  天下之至險者,莫如海,而有舟楫之危,惟神出之使安。天下之至苦者,莫如農,而有水旱之災,惟神救之使脫。是救災卹患,轉危為安者,惟神之能。某命不辰,倖得一官,屢遇災沴,涉危地。憶康熙甲申,行取入京,舟出鹿耳門,遭風折舵,舟不得旋,驚波震濤,上下失措,非仗神力,出之狂流,豈能復延殘喘。先是,癸未五、六月間不雨,民失耕種,此時待罪臺令,呼號請命,亦荷神貺,立沛甘霖,是歲得慶有秋。是神之憐某拙誠,無求不應者,有自來矣。茲復仰賴神庇,再蒞臺疆。方庚寅之秋,渡海登岸,即投宿神廟,私心默誓,以為斷不敢苟取分文,但得地方晏寧,免致諐咎,神賜已多,豈不神之聽之乎?兩載以來,雨暘時若,年獲順成者,孰非邀神之福?某固敬誌之不敢忘。何期入夏以來,雨澤愆期。今去立秋甚邇,旱暵如故,此真小民災患切身之日也。政有闕歟?官失職歟?訟不得平,刑過其中歟?鰥寡廢疾不得養歟?有一於此,皆足致旱,吏之罪也。於民何辜?其或地方之蠧棍未除,在位之貪殘未去,此尤方面大吏之責,請神鑒顯殛,為小民大洩其憤,何為久旱不雨,重困我民為也?敢乞神恩,立收炎火,普降雨澤,俾民得耕種及時,秋收攸賴。但得利民,凡百殃咎甘受,某身不悔。

 


結語


  臺灣地形山高險峻,河流湍急,開發以來留下了多少水利工程遺跡,見證了先民為防旱、防澇、疏濬、灌溉的努力。關於防旱,今日科技雖可以建造現代化大型水庫儲水,配合氣象人工造雨,但遇到嚴重災情,仍是束手無策,一如今年六月前的大旱。大旱祈雨,已是臺灣民俗,有其歷史因緣與文化傳承,不應等閒歸類迷信。近日梅雨鋒面降臨,籠罩全臺,各地均霑甘霖,旱象解除,是神明聽到了中南部鄉親祈盼嗎?(蘇家俊撰述、馮明珠審訂)